惡[哲學]

惡是一個多音多義詞,又[è ]、[wù ]、[ě ]、[wū ]四種讀音。

介紹

人性的惡:對於人性,有性善和性惡兩種對立觀點:性善論認為人的天性順應社會道德,通過自覺的修養便可以從善;性惡論認為人的天性與社會道德相悖,強調後天教育的重要性。

倫理的惡:倫理上認為侵害他人的正當權益的行為就是惡行。

自由意志論:強調人的自由不應被暴力干涉。例如不應認為同性戀是罪惡,因為他們的行為並不侵害他人的自由,對他們橫加干涉屬於對弱勢群體的迫害。

:兇惡是指傷害他人的身體或心靈的行為,例如暴力、責罵、懲罰等,通常是人憤怒時才會作出兇惡行為以發泄自己。適當的兇惡可以使別人順服、接受及聽從自己的意見,但也可能會引起別人的不安和不滿,過分的惡甚至引發雙方衝突。

詞義

[è ]1.不好:~感。~果。~劣。~名。醜~。 2.兇狠:~霸。~棍。險~。凶~。
3.犯罪的事,極壞的行為:~貫滿盈。
[wù ]討厭,憎恨,與“好(hào )”相對:可~。厭~。好(hào)~。
[ě ]1.〔~心〕要嘔吐的感覺;亦指對人和事的厭惡態度。 2.(噁)
[wū ]1.古同“烏”,疑問詞,哪,何。 2.文言嘆詞,表示驚訝:~,是何言也!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